户外旅游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情怀

探访成都环城生态区:公园城市城乡融合新探索

近期,成都环城生态区受到社会各方关注。环城生态区规划是否会有变化?会不会“退林还耕”?下一步如何建设?让我们走进成都环城生态区的庙山社区工厂和青龙湖湿地公园一探究竟。

庙山社区:厂房变身社区公园


【资料图】

沿着天府新区新兴镇新富街一路前行,路旁农家自建房落错分布,商店人来人往。驻足庙山社区工厂,左侧的大路通往锦江区,面前一条小河汩汩流淌,右侧不远处是成自高铁,中央区域是已打造完毕的庙山广场,广场内配备有娱乐健身设施,不时有附近的居民前来健身散步。

据天府新区新兴街道的周洪春介绍,环城生态公园天府新区段位于环城生态公园首期段白鹭湾片区,总面积424.38亩,农田整治区约128.46亩、生态修复区约289.39亩、配套设施建设用地6.53亩。该区域部分土地过去用于租地企业、厂房、市场等,周边伴生形成购地建房村镇聚集区。

“以前的旧货市场脏乱差,现在比以前好太多了。”新兴街道居民张元忠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见证了这片区域的变化。如今,腾退搬迁的厂房所在地变身为居民每天散步的社区公园,远处的农田也重新种上了小麦。

据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区已完成移交士地282亩,其中,农田整治区已全部移交,共计128亩;生态修复区已移交154亩,剩余部分正有序开展相关工作。根据目前实地交地情况,农田整治区己交付相关部门进行复垦复耕工作,其余部分也正有序推进复垦复耕工作中。

青龙湖湿地:科学腾退打造“城市绿肺”

“现在我也喜欢带着家人一起来青龙湖骑车赏景,空气又好环境又美,感觉很惬意。”龙泉驿区柏合街道居民钟琼说道。

青龙湖湿地公园是成都市中心城区最大面积的湿地公园,被称为“城市绿肺”。站在青龙湖湿地公园一处观景台,蓝天白云下,远处的成都绿地468清晰可见,城中有园、园中见城的图景展现眼前。森林,湖泊,草甸,湿地和休闲广场有机结合,四季花开不断,森林树木葱郁。这里既是野生动植物的乐园,也是游客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据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青龙湖湿地公园作为环城生态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约1.35万亩,水面约4000亩。项目于2015年7月开工,同年11月底完工并正式对外开放。整个项目对青龙湖进行“腾空间、美河湖、优生境、提功能”,采用科学腾退解决安全隐患和环境脏乱问题;充分尊重原有地貌,有效保留原生树木,补植适宜植物品种;合理利用老旧建筑等方式最大程度提升公园品质。

环城生态区的农业区既是粮食产区也是旅游胜地。建在旁边的环城生态区的农业科普教育基地由原青龙湖小学老校区改建而来,这座旧貌新颜的建筑内,有五颜六色的成都平原土壤样本、色彩斑斓的昆虫与植物标本、“鱼菜共生原理”实验装置……诸多看点吸引数万人前来打卡。

微调景观绿地:因地制宜提升种植效果

庙山社区工厂和青龙湖湿地公园是成都环城生态区统筹生态、农业和城市建设的典型个例。2022年元旦,环城生态区100公里环城绿道全线贯通,78座绿道桥梁相接贯通,特色园林、院落逐步串珠成链,成为国内外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第一条100公里无障碍绿道。

“经测算,环城生态区全面建成后,中心城区人均绿色开敞空间面积将增加9平方米。”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通过持续拆迁拆违,成都市生态空间累计增加25平方公里,生态基底明显稳固。

环城生态区是否会有“退林还耕”和“退绿还田”的情况?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绿道处工作人员杨青云表示,在实际整治过程中,将依据随坡就势、因地制宜的原则,恢复撂荒耕地,整合零星地块之间的田埂、杂木林等,实施小田并大田,将耕地地块平均面积从2亩增加到31亩。同时根据水系调整、道路迁改、田型地貌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微调景观绿地。

“客观地说,个别地方建设过程中,由于对灌溉水系、土壤肥力恢复难度估计不足,种植效果还需要一定时间提升。这也要求我们在建设管理过程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更加精细高效。”杨青云说道。(文/陈敏)

关键词: